这是我的毕业论文的内容之1,这个内容一共分为两个部分,这是第一个部分,第二个部分是我毕业论文的主体。这一篇只是将我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的一些预处理。
模板谱来自陈燕梅老师2012年发表在MNRAS上的文章。
一共有3个版本,如下:
1.“lib_spec”:the library of 25000 models in ASCIItext modewhich is generated by gene_lib_tim_cont_truncate.pro
- first row:wavelengh (6900 points)
- rest rows:flux of each model spectrum
- “lib_spec_flt.fits”: the library of model spectra in FITS image mode, single precision
- “lib_spec_dbl.fits”: the library of model spectra in FITS image mode, double precision
以上的文件内容均一致,但是在文件大小上fits文件比起ASCII文件要小很多,lib_spec文件大小为2.08GB,转为fits文件之后,单精度文件的大小变为了658MB,双精度的文件的大小变为了1.28GB。并且在使用IDL读取ASCII与fits文件上,fits文件的读取比起ACSII文件的读取要便捷很多,但是需要在函数库上加入天文学的函数库。
还得到了陈老师生成模板谱的IDL程序:gene_lib_tim_cont_truncate.pro
- 通过阅读发现陈老师的这个程序产生的模板谱并没有卷积速度弥散,所以需要对数据进行再次处理。
但是由于这个不是我自己写的,所以也就不贴上来了。 - 进行卷积速度弥散之前有一些对数据的操作。
下面是对数据进行插值,并且取出数据中的3550Å-5500Å的数据输出至文件"wave.txt",“spec.dat”
1 | pro new |
在输出了插值后的数据后,便需要对数据进行卷积速度弥散,下面是对数据进行卷积速度弥散的fortran程序。输出文件:“spec_vdisp.txt”
文件"spec_vdisp.txt"为卷积了速度弥散后的数据,"wave.txt"为包含了波长点的文件
1 | program vdisp |
我已经是一只废喵了